字級
- 大
- 中
- 小



永光法師與宋慧慈分享「痛痛的勇敢」 談生命價值觀
2024-01-23
來自台灣的宋慧慈老師受菲律賓佛光山總住持永光法師的邀請,再次來到萬年寺,與大眾結緣,於1月21日下午三點,在五樓般若講堂,就新書《痛痛的勇敢》展開一場溫馨感人的生命對話,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暨菲協會督導委員會督導長李雄才主持,永光法師與宋慧慈老師的這場分享會吸引了將近50位佛光人聆聽分享,收穫學習處理悲傷,擁抱無常,活出自己的精彩!
宋慧慈首先分享新書的內容,這是一個愛與悲傷的故事,也是自己練習悲而不傷、痛而不苦、向前看、往前走的勇敢和心路歷程。從先生確診癌症到化療、看到希望、再經歷先生癌症復發、臨終、往生,在一波又一波的痛與苦掙扎之中找到了該有的歸宿、自己的使命。如今,正在繼續經營先生留下的成就,讓在意的人、事、物更加美好。
宋慧慈分享自己走出痛的勇敢是用3T精神,「Time」時間是最好的良藥;「Tear」把痛哭出來,哭完眼淚擦擦繼續往前走;「Talk」說出來,心不寧靜的時候,把苦說出來,就走過了。回想幾年前的痛,宋慧慈非常感恩遇見永光法師,是永光法師的慈悲力讓她與佛光山結下善緣,讓她多次來到萬年寺,愛上了萬年寺,從痛中找到價值。
永光法師讚歎宋慧慈老師的菩薩心,能夠把這樣切身的痛出書跟大家分享,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行動。從傳統的生老病死,到家師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老、病、死、生,永光法師也用自己經歷的切身之痛分享給大眾,並鼓勵大家如果這一生或早或晚遇見了無常,要學會如何臨終關懷,認識生命的價值,用生命教育送出「痛痛的祝福」。
永光法師深切懷念圓寂即將週年的家師,星雲大師十年前就寫好遺囑,一句:「我準備好了,你們準備好了嗎?」曾經讓弟子們悲傷不能接受,但是星雲大師的遠見,把身後事都安排得清清楚楚,頭頭是道,讓弟子們、佛光人看到星雲大師的生命價值不單純於只是那麽普通,而是生生世世不滅的精神。
菲協會副秘書長施美齡在分享會後互動時間表示自己兩年之間也經歷先生和媽媽往生之痛,但是由於在佛光山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兒子的陪伴中慢慢地醒來,重新走出來當義工,把悲痛化為力量,奉獻給大家!
香江分會會長李思樺則請教,如何能夠讓自己的好朋友從失去丈夫的悲痛中走出來,宋慧慈建議,贈《痛痛的勇敢》一書,讓其在書本中慢慢體會痛的勇敢和轉變。
馬二分會會長施曉華分享自己在2兩年裡失去母親、孩子和自己都遇見無常的經歷,因為遇見星雲大師,有信仰,把「有佛法就有辦法」當生活座右銘,一路堅強。
李雄才最後總結,每個人都要好好對待自己的經歷,是一個聞、思、修、證的過程,只有真正經歷過了,才知道那種身心感受體會,不僅要做到聞思、更重要的是修和證的實踐,才能真正體現生命的價值。
學習用喜悅的心,接受每一個改變,分享會在心與心的交流中圓滿,大眾也迫不及待登記索取書的方式,以早日閱讀,吸取生命教育的精華。
宋慧慈首先分享新書的內容,這是一個愛與悲傷的故事,也是自己練習悲而不傷、痛而不苦、向前看、往前走的勇敢和心路歷程。從先生確診癌症到化療、看到希望、再經歷先生癌症復發、臨終、往生,在一波又一波的痛與苦掙扎之中找到了該有的歸宿、自己的使命。如今,正在繼續經營先生留下的成就,讓在意的人、事、物更加美好。
宋慧慈分享自己走出痛的勇敢是用3T精神,「Time」時間是最好的良藥;「Tear」把痛哭出來,哭完眼淚擦擦繼續往前走;「Talk」說出來,心不寧靜的時候,把苦說出來,就走過了。回想幾年前的痛,宋慧慈非常感恩遇見永光法師,是永光法師的慈悲力讓她與佛光山結下善緣,讓她多次來到萬年寺,愛上了萬年寺,從痛中找到價值。
永光法師讚歎宋慧慈老師的菩薩心,能夠把這樣切身的痛出書跟大家分享,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行動。從傳統的生老病死,到家師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老、病、死、生,永光法師也用自己經歷的切身之痛分享給大眾,並鼓勵大家如果這一生或早或晚遇見了無常,要學會如何臨終關懷,認識生命的價值,用生命教育送出「痛痛的祝福」。
永光法師深切懷念圓寂即將週年的家師,星雲大師十年前就寫好遺囑,一句:「我準備好了,你們準備好了嗎?」曾經讓弟子們悲傷不能接受,但是星雲大師的遠見,把身後事都安排得清清楚楚,頭頭是道,讓弟子們、佛光人看到星雲大師的生命價值不單純於只是那麽普通,而是生生世世不滅的精神。
菲協會副秘書長施美齡在分享會後互動時間表示自己兩年之間也經歷先生和媽媽往生之痛,但是由於在佛光山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兒子的陪伴中慢慢地醒來,重新走出來當義工,把悲痛化為力量,奉獻給大家!
香江分會會長李思樺則請教,如何能夠讓自己的好朋友從失去丈夫的悲痛中走出來,宋慧慈建議,贈《痛痛的勇敢》一書,讓其在書本中慢慢體會痛的勇敢和轉變。
馬二分會會長施曉華分享自己在2兩年裡失去母親、孩子和自己都遇見無常的經歷,因為遇見星雲大師,有信仰,把「有佛法就有辦法」當生活座右銘,一路堅強。
李雄才最後總結,每個人都要好好對待自己的經歷,是一個聞、思、修、證的過程,只有真正經歷過了,才知道那種身心感受體會,不僅要做到聞思、更重要的是修和證的實踐,才能真正體現生命的價值。
學習用喜悅的心,接受每一個改變,分享會在心與心的交流中圓滿,大眾也迫不及待登記索取書的方式,以早日閱讀,吸取生命教育的精華。
最新消息
鳳山講堂好苗子幸福學堂親師座談 攜手培植五育均優幼苗
2025-08-13菲律賓光明大學專題講座 啟發人生智慧與價值
2025-08-13南華大學招生亮眼 註冊率百分之96點1
2025-08-13洛杉磯醫療講座 控制預防「沉默的威脅」
2025-08-13佛光大學實習生圓滿返台 萬年寺送誠摯祝福
2025-08-13慧心傳道覺有情 深耕行佛40載
2025-08-13雲水書車共識精進營 珍惜因緣得來不易
2025-08-132025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 中天寺展覽館開幕
2025-08-13魏碑風骨筆筆生輝 金剛寺書法研習沉澱心靈
2025-08-13盧秀燕率團隊巡禮中天寺 推崇五和創造人民幸福生活
2025-08-13
相
關
消
息